辅导员+导师制赋能三苏文化育人新实践


本网消息(图|刘兰  文|吴奕濛、刘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产业学院于5月20日至22日联合开展“三苏文化研学+特色主题班会”系列活动,通过创新“辅导员+导师制”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月20日,两院师生赴四川眉山三苏祠开展实地研学。师生们通过参观故居遗迹、聆听文史讲解,深刻感悟三苏文化中“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传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考察三苏祠时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三苏是重要例证”重要论述,成为本次研学的核心指引。

9bc9dce061eda420629234b2a0de01a

5月22日下午,两院在1教205举行“新时代三苏文化建设”主题班会。班会创新采用“双师课堂”模式,由辅导员张宇豪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刘兰共同主持。刘兰以习近平总书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论述为切入点,从“三苏家风家教文化”和“三苏廉洁文化”两大维度系统解读三苏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她指出,三苏文化中“读书正业”的劝学思想、“孝慈仁爱”的伦理观,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范本。

16f3c5e5de823dcaec92ff61d3dcb3e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三苏文化的当代价值”展开热烈讨论。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何亚飞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苏轼在宦海浮沉中的精神坚守,更深刻体会到三苏家训里的廉洁精神。这种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教学方式,使我们成为廉洁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4e9db061d0eb6da872be9f776978c45

活动最后,张宇豪总结指出:“三苏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通力合作,正是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关键密码。”与此同时,通过“三苏文化研学-双师特色班会-师生积极研讨”的育人闭环,为构建文化育人共同体提供了有益探索。

e7d9bc501ea25617f37fbcbced0a0fe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理论阐释、互动研讨等形式,构建了“行走的思政课”新模式。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抽象的文化理论变得可知可感。

来源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发布单位: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