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教周活动总结
本网消息 随着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圆满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所做活动进行总结汇报。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措施、取得成效、活动亮点、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概述。
工作进展情况
在过去的一周里,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书记景志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亚军、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刘兰紧密围绕着学院的职业教育活动展开工作。确保了各项活动按照计划顺利推进并及时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书记景志明做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什么是“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二、“一专多能”的重要意义;三、培养“一专多能”的途径和方法;四、实现高质量就业。他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讲话-"千秋大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来越大",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是适应未来优质就业岗位需求的关键,鼓励同学们通过拓宽知识面、参与实践活动、加强自我学习等途径,实现高质量就业。景书记深入分析问题、引经据典,又联系学生实际,让同学们收获颇多。
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院长黄亚军以“树立职业理想,确定发展计划”为题,围绕什么是职业理想、为什么要树立职业理想和怎样树立职业理想三个问题,并结合真实案例做了生动的讲解。她还提出了职业发展的六个重要步骤:明确职业目标、考虑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参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以及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挑战。特别强调了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在个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要注重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兰根据“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职教宣传周主题,为本校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根据马院自身情况向120名学生开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讲座,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创新、反馈与改进介绍,让在坐的大学生了解思政课、走进思政课、喜爱思政课。
取得成效
同学们也对本次讲座有很多体会与感悟。23级新能源一班班长邱纪朝说道:“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更需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们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积极寻求老师、同事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共同推动职业目标的实现。”23级学前七班学习委员潘向娟提到:“作为一名在读大学生,我深知我们的责任,我们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在景书记和黄院长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很多有意义的教育讲座,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一次讲座我都能学到一些东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大二国防教育学生郭耀说:“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景书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他强调要敢于面对困难,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这让我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能逃避或抱怨,而是要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案,他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活动亮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职教周活动虽然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比如引用了抢课和学分挂钩的机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估,了解自身的兴趣、优势、专业技能,树立一个目标。积极思考自己的专业技能适用于哪些岗位,希望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明确职业发展线路,开始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职业发展线路,包括社会资源、时间规划等确定职业发展线路。
不足之处及建议
比如部分学生反映跟学生实际生活贴切的讲座可以多多益善,以及教室容量过小,很多同学未能听到如此精彩的讲座深表遗憾等。预留更多时间用于安排备选方案,以应对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继续深化职教周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案例分析来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职业讲座宣传动员力度不够,希望辅导员和二级学院能够积极动员学生参与。
来源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发布单位: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