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2024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公告
各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2024年度课题指南》经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术委员会同意,即日公开发布,并开始受理项目申报。现将我校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条件
本年度项目设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项目、创编项目。面向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党政机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并鼓励高校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及部分省内外有志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文化教育部门人士申报课题。
本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仅为指导方向(详见《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2024年课题指南》),申请人也可根据“指南”自拟课题名称申报。
申报条件:
(一)申报重点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或主持完成过省厅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
(二)申报一般课题的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学位。
(三)申报青年项目的负责人须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职称或本科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四)申请自筹项目和创编项目的负责人不受上述条件限制。合作单位研究工作者的特色研究可适当放宽职称或学历要求。申请人要依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公告的要求进行申报工作。申请资助经费要有合理的预算,应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并根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提出预算。批准立项的自筹经费课题,与经费资助课题实施相同的管理。中心接受带项目与经费进入中心立项,并将适当给予经费补贴。中心鼓励以课题组的方式申报课题、鼓励在巴渝民间艺术方面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申报课题。需要说明的是,本中心也鼓励边远、民族地区的科研工作者有特色的研究,并为其适当放宽职称或学历要求。
特别强调:申报者不能在同一年度在厅级科研平台再申报课题,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申报结题要求
(一)按规定,凡有四川省教育厅及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在立项评审会召开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名义为申报事宜走访评审专家,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望各高校及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确保申报书的真实性和资格审查、内容、选题等的科学性、可行性及课题组完成研究任务的充分条件,并签署明确意见。结题时需向中心提交成果原件及复印件各两份、资料数据库印制件及电子版。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如果未能如期完成研究任务,须向中心申请延期结题。
(二)本次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2年,创编项目研究周期为1年。最终研究成果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为专著或论文或研究报告或音响资料或创编艺术作品等形式。凡成果形式为专著者,原则上应为公开出版物。因经费等原因,尚未公开出版者,需提交书稿一式三份,由“中心”组织学术委员会三人以上鉴定通过,方可结题;凡成果形式为论文、调研报告(曲谱或作品等),(除创编项目外)结题均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发表1篇知网收录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1份,口述课题需提交原始影像;凡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需在1万字以上;重点项目成果须公开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在2022版“北大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1篇,专著应为省级及以上出版社;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成果为1篇核心期刊或2篇省级期刊论文,自筹项目成果为一篇省级期刊论文,创编项目成果为创编艺术作品与研究报告、口述史、影像音响资料制品等。凡被市级以上政府采纳的项目建议或研究报告等成果,根据立项通知要求执行。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的,若有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领导签署的肯定性批示,视作为一篇核心期刊。
最终成果须明确标注“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2024年重点(或一般或青年或自筹)项目”及对应的项目编号。课题研究成果归属本中心。
三、申报受理时间
申报受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4年11月8日止,逾期不再受理。
纸质文档包括:申报书一式6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4份,原件、复印件皆用A3纸中缝装订)、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6份(A3纸中缝装订)、项目负责人详细联系方式及单位账号、开户银行、户名等。
纸质文档请在截止日期前递交至就业与科技服务处,电子版发到邮箱txxykjc@126.com。